片名:Insidious 陰兒房

評價:3.8顆星(滿分五顆星)

    喜歡看恐怖片的人,這部片子應該是開春以來最值得看得一部。

    整片中,我大概被嚇到不下10次。我是恐怖片的老饕,所以走出戲院時,心裡還滿開心的。

    不過,這部片子還是逃不過我的毒舌,有幾個點我還是要來批判一下。

    首先,此片沒有「故事」(story),充其量,只有事件。

    一個小男生在新居中莫名地進入了昏迷狀態(coma),媽媽在家中感應到了不可思議的離奇現象,急忙搬出新家之後,發覺事情並不單純,找來抓鬼大師孤注一擲,希望能把小孩子從鬼門關救回來。以前,我們聽過目連救母,現在是母愛真偉大。老梗。當然最後有沒有救回來?廢話!當然有,不然戲要怎麼演下去,怎麼能交代呢?

    本片中結合了幾個恐怖片應有的元素:音效、鬼臉、鬼影、小孩哭鬧、boogyman(美國的兒童最怕的在衣櫥裡面的鬼)、幽靈。所以他好看。

    但是,這個導演不知道是不是很喜歡港台的鬼片,竟然在本片中大量運用自從邵氏時期就很常用到的梗:乾冰,來製造詭譎效果。但是我一看到乾冰,竟然在戲院笑了出來。拜託!太俗氣了吧!如果,大家還有印象,30年前的「鬼哭神嚎(poltergeist)」以及港產的「誰當鬼」這兩部,才是我心目中最犀利的鬼、驅魔人。

    反觀幾部在近十年內大賣的鬼片:厄夜叢林(the Blaire Witch Project)、鬼入鏡1 & 2 (Paranormal Activity),都是以DV的粗糙,再加上了看不見鬼的可怕,這大大增添了恐怖以及可信度。當我們真的能見到鬼的形象時,反而破壞了觀眾對於恐懼的無形想像。受到驚嚇的當下,很爽快,但是看完之後覺得很白癡,因為看得到的鬼有什麼好怕的。永遠在黑暗中的摸索,才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。看得見的敵人有弱點,但是看不到的才有賣點。所以,導演的鋪陳,可以說,失敗。

    觀眾大人在片子一開始只有留意主角們的對話,就大概可以猜測出來小孩子的遭遇跟家人大有關連。所以無懸疑可言。

    本週4/8日要上演的「藏身處(shelter)」反而讓我更想看,因為年紀小的觀眾喜歡被嚇,但是我們這種成年觀眾,早就被嚇到產生體內的抗體。大概在什麼時候會跳起來,我們心裡都有數了。導演不過是順水推舟,並沒有創新。

    有梗的日本鬼片,讓人印象深刻:七夜怪談、咒怨、鬼來電,還有泰國的「鬼影」堪稱影史上了不起的梗王之王。「陰兒房」馬力夠強,但是畢竟他不是鬼片中的賓士或保持捷,起步快,但是不會讓人想要有不想下車的衝動。

    可是,愛恐怖片的我們,還是不會錯過的。

 

 

李立崴(李威老師)(Good Morning飛碟主持人)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李立崴/李威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